美国根据2009年颁布的《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》(American Recovery and Reinvestment Act:ARRA),向智能电网(新一代供电网)领域提供了约30亿美元的补贴。受其带动,截至2012年5月,全美智能仪表(新一代电表)的安装数量达到了约3600万只。在加拿大,智能仪表在安大略省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也基本实现了普及。虽然原本目的是通过少量投资,改善脆弱的系统电网,但现如今,智能电网慢慢的开始成为大量建设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应对措施。以吸纳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为前提发挥着作用,使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不再因为导致系统电网不稳而遭到拒绝。
加利福尼亚州于2012年6月,基本完成了为全部客户安装电力和燃气智能仪表的工作。其中电表在1000万只以上,煤气表在500万只以上(表1)。
第一大电力企业太平洋煤气电力公司(PG&E)共计安装了940万只智能仪表,其中电表510万只、煤气表430万只。该公司已借此开启了新的尝试和服务。其提供的新服务是,消费者能够最终靠该公司的网站“My Energy”,以小时为单位,查看家中的耗电量,与同规模的其他住宅作比较,而且还可根据自家的情况,查看合适的节电计划,便于消费者开展节电。
作为新尝试,该公司在2012年启动了经由家庭局域网(HAN,Home Area Network),从智能仪表向室内的显示器及智能手机发送耗电量信息的实验。接收到信息的消费者能够最终靠智能手机等终端控制恒温器。虽说使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终端控制家电在技术上并不困难,但对于电力公司把服务范围扩大到住宅内部的尝试,仍值得关注。
南加州爱迪生公司(SCE,Southern California Edison)也推出了与太平洋煤气电力相同的电力“可视化”服务。作为新的尝试,还可以向大约150万客户提供分时定价(TOU:Time Of Use)和避峰优惠(PTR:Peak Time Rebate)。之所以说能够给大家提供,是因为虽已准备好可供消费者选择,但实际做出合理的选择的消费者几乎为零。
圣地亚哥煤气电力公司(SDG&E)对纯电动汽车充电实施分时定价,成功实现了错峰。假如没有分时定价,普通纯电动汽车用户从公司回家后,就会把纯电动汽车连接在充电器上,从而使电力需求集中在傍晚5时~7时。于是对部分纯电动汽车用户实施分时定价,从夜晚12时开始提供优惠电价,结果电力需求高峰又出现在了夜晚12时。因此只要把用户分组,通过分时定价错开优惠时间,就能够使电力需求平均化。
在美国,针对需求响应(DR)的市场需求正在逐年攀升。推行需求响应的目的原本是为了限制电力需求,避免因夏季白天电力需求增加而造成的发电能力短缺。但最近,随着太阳能、风力等不稳定电源所占比率的增加,电力供需平衡崩溃的情况慢慢的变多,未解决这一问题而采用需求响应的市场需求也慢慢变得大。其作用是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供电猛增时,实施降低火力发电的输出功率等控制。
加利福尼亚州推行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配额标准(RPS,Renewable Portfolio Standard)制度规定,电力公司一定要在2020年之前,使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的比例达到33%。为了达标,加利福尼亚州的三大电力公司正在积极采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。在住宅屋顶设置太阳能发电设备的情况也在增加。因此,在某些地方,已然浮现了容量中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比例超过30%的配电线,会使供电可靠性降低的风险浮出了水面。